2005年9月19日星期一

鶴咀海岸保護區

旅遊巴從石澳道轉入鶴咀道,大家才開始留意周圍的環境。

路面越來越窄,僅容一輛汽車行走。我們乘坐的是一輛34座位旅遊巴,司機說哪條路不適宜大型車輛行走,不敢肯定能否載我們到山下鶴咀半島南端海岸保護區。中途迎面駛來一輛小型貨車,兩位司機更要使出混身解數才能通過。

鶴咀海岸保護區佔海域面積約20公頃。區內的生物多樣性相當豐富,包括各種魚類、石珊瑚、軟珊瑚、柳珊瑚及海洋無脊椎動物。為保護區內重要生態,何人都不可以在區內釣魚、游泳、潛水及採集生物。

保護區內可以找到四種主要岩石種類,以岩石形成的年代計算,最古老的是火山爆發形成的凝灰岩,然後依次是花崗閃長岩,流紋斑岩及玄武岩。

鶴咀的海蝕拱、吹穴、海蝕洞、海蝕柱,加上石澳的海蝕隙、海蝕崖、海蝕平台、連島沙洲等,就像一個大自然博覽會,每一個地貌,每一塊岩石,都是大自然裏的一件藝術品。


(海蝕拱)
    
(吹穴)

(海蝕柱)

(海蝕洞)
(海蝕隙)
(連島沙洲)
 
(塊狀崩解)

2005年7月23日星期六

恐龍展覽

今天早上未到七時,再次來到展覽場地。

昨天下午已來過一次,但失望而回!

昨天觀眾實在很多,人潮幾乎迫爆展覽所在地的商場,根本沒有機會走近這八具來自北京自然博物館和四川自貢恐龍博物館國寶級恐龍化石。工作人員實施人潮管制措施,參觀人士要「兜大圈」排隊進入展覽場地,人龍一直延伸至街上。

今早商場靜俏俏的,偶爾有一兩個睡眼矇鬆的上班人士人經過,匆匆的向地鐵站方向走去。

展覽還未開始,八具恐龍化石被繩圈圍著,分佈在商場幾個角落,默默的展現在我這個唯一的觀眾面前,最大的哪一具差不多有兩、三層樓高,人站在它的腳底下,顯得怪可憐、渺小。

想起一首歌的歌詞:「……巨龍腳底下我成長,長成以後是龍的傳人。黑眼睛黑頭髮黃皮膚,永永遠遠是龍的傳人……

歌詞中的巨龍當然不是恐龍。

巨龍是天上的神靈,祇在神話傳說故事出現。
恐龍是地面的生物,曾在遠古蠻荒時代活存。

在中國的神話與傳說中,龍是具有蛇身、鱷首、蜥腿、鷹爪、蛇尾、鹿角、魚鱗、口角有鬚、額下有珠的形象。
相比之下,恐龍的形象平凡得多。

龍在中國人的社會裏,是尊貴、吉祥、莊嚴、神聖的象徵。龍的紋飾,更是從遠古的玉飾、陶器開始,就被大量的應用,甚至一直到後來的工藝、書法、繪畫、服飾等等。
恐龍使人覺得恐佈、恐慌、恐怕、恐懼。恐龍的角色恐怕祇有在電影、卡通和兒童故事中出現。

有人說沉睡了數百年的巨龍正在甦醒。

但願它的沉睡,只不過是在積蓄力量,蘊織夢想。
期待它再為腳下的傳人帶來尊貴、吉祥、莊嚴、神聖的生活!

2005年4月30日星期六

雨過

 
  
和一群小伙子討論幾種雲的形狀和高度,不免提到降雨和山高。想起清代袁枚寫過一首詩:雨過。
 
念幾遍給他們聽,他們已經可以背出來。
      
       雨過山洗容,雲來山入夢;
       雲雨自往來,青山原不動。
 
這首詩很淺白。短短二十個字中有兩個「雲」字,兩個「雨」字和三個「山」
字。

下過雨,山峰像剛洗過臉一般,顯得特別青翠。
雲來了,雲霧繚繞山間,青山時隱時現,猶如夢中。
雲和雨來來去去,而青山一直矗立不動。
 
詩的後二句卻是情景相生,充滿人生哲理。
 
徐錦堯神父在《修身---倫理教育之三》一書中有兩段說:

「人的生命也可比作一座山,它比一時的成敗得失更為悠長而久遠。如果人能對一時的得失不致過份介懷,反會更加奮勇向前的話,那他的生命必將屹立如山,而一切生命中的雲雲雨雨,都只能輕輕地飄過,對他絲毫無損。」

「痛苦困難無論是多大、多深、多久,總會有完結和過去的一天。時間是治癒創傷的最佳良藥,在陰霾密佈時,何不想想不久將來雨過天青的日子?」

2005年4月24日星期日

塑膠花



你可能不相信!
樹是真的,草也是真的,
但四周圍繞著的花是人造的!

暮春四月的一個星期天,
我們來到位於大埔的國情教育中心,
「自學」了一課國情教育。

慚愧!
離開的時候,
祇記得,圍繞在草地四周的,
是塑膠花。

2005年3月12日星期六

你沒有事,不用擔心!

農曆新年前兩天,照顧了我多年的家庭醫生告訴我,驗血報告顯示癌指標偏高,建議我盡快入醫院作詳細檢查。面對著神色凝重的醫生,我祇能輕輕的說:「最快也要等到新年假期後」。

和醫生交換了一句冰冷的「新年快樂」,離開醫務所,開始一段從沒來有想過會遇上的人生歷程。

雖然醫生向我解釋,驗血報告不是100%可靠,有很多因素會影響驗血結果,但在心理上已感到很大的壓力。我並不害怕死亡,畢竟它遲早要來臨,但卻不甘心死於無知。前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中島宏博士說過,只要採取預防措施,可減少一半的死亡,即是說有一半的死亡是可以預防的。中島宏博士更說過一句話:「許多人不是死於疾病,而是死於無知」。

不煙不酒,很少進食高脂肪食物,為甚麼仍有可能患上癌病呢!

家族中是否有人曾患上癌症,我卻無從稽考。父親離世已多年,肯定不是死於癌病,至於是否die with癌症,則不得而知了。

思前想後,竟然嘗試為自己可能患癌病找出一個原因。經常聽到人說:「生氣容易得cancer」。 明知「生氣是別人做錯事,我懲罰自己」,自己卻無日不生氣。生氣可以說是我的工作的一部分,早上可能對著八、九百人生氣,晚上又可能在電話中,向一個蠻不講理、或是對子女漠不關心的人生氣。想到這一點,我為自己先來一個處方: 工作時避免生氣,要生氣也不要帶回家!

年近歲晚,我不想把需要入醫院做檢查的事告訴家人。大年初一早上,當母親給我一個紅封包,還祝福我身體健康時,我努力的裝著若無其事,心裏則盤算著,如果證實患了癌病,如何向她老人家交代才好。母親已80多歲,行動雖然比較緩慢,但健康還算不錯。想到自己可能患病,能否活下去也是問題,不禁有點哀傷。中午,當仍在外地讀書的女兒打電話回來拜年時,我差點兒不能控制自己。孩子,妳可知到父親是帶著嗚咽,向妳送上遙遠的祝福嗎?

新年假期期間,互聯網成了我的臨時醫學顧問,它告訴我很多有關癌症的知識。本港的網站,例如香港防癌會,提供很多實用的資料。一些外地網站,例如台灣醫學會和美國的Fred Hutchinson Cancer Research Centre ,內容更是豐富。我又瀏覽了多篇有關癌症手術的文章,包括後來為我進行檢查手術那位醫生所寫的論文(這是我後來才發覺的,最初根本沒有留意作者的名字)

新年假期後三天,經過新一輪的檢查及血液檢驗,最後安排在三月三日入醫院做檢查。

四日後,我準時回到醫院,坐在診症室外,靜靜的等著,沒有作最壞打算,但作好準備。醫生終於來了,他走過我的身旁,在診症室門前停下來,轉過頭來對我說:「你沒有事,不用擔心!」

整整一個月的煩惱暫告一段落。但是我知道,有多達五分之一的腫瘤可能不被活檢手術查出。三個月後,當我回醫院覆診時,我期望醫生會對我再說一遍: 「你沒有事,不用擔心!」